区块链进入深水区:数字人民币与行业标准同步推动_币世界+贝果财经

2021-01-09 09:52 栏目:行业动态 来源:网络整理 查看()

在“大浪淘沙”之后,区块链的产业落地,进入了后半段的发展。来源:北国金融

从区块链热潮开始,大量企业宣布区块链布局后到现在,一些企业还没有公布区块链项目“后续”布局的最新进展。在“大浪淘沙”之后,区块链工业登陆进入发展的后半段。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了多家机构后了解到,从最初的申请方向,如信息追溯、信息保护的确认和落地,经过又一年的发展,机构不仅拓展了应用领域,还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做了更多的努力,如界面便捷、系统稳定、跨链技术等。

从行业环境来看,自2020年2月央行正式发布《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以来,更明显的现象是各机构或行业协会提出了更多的区块链标准。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目前一些行业标准的适用性不高,但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此外,2020年央行DCEP的推出、“新基础设施”的提出、5G技术和货币圈DeFi的趋势也为区块链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标准先行,应用领域拓展

2020年2月,央行发布《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从基础软件、密码算法、节点通信、总账数据、共识协议、智能合同、身份管理、隐私保护、监管支持、运维要求、治理机制等方面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提出了要求。

随后,其他区块链的各种标准开始频繁出现,行业前面的所有组织或协会都在推出集团标识或行业标准。根据中国信通技术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协会2020年12月发布的《区块链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白皮书(2020)》,中国已经发布了33个区块链集团标准,还发布了通信和金融领域的2个行业标准。

率先制定《区块链智能合约实施规范》 《区块链对象传输协议》等多项标准的众安科技表示,我国的区块链标准和规范日趋成熟,标准化是区块链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的核心突破。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从一个技术开发的顶层设计,给行业以指导和建议。对于一项新技术的开发,可以有效的为企业和开发者少走一些弯路,为区块链产业链的互通互操作奠定基础。

同样参与过区块链标准制定的Fun Chain Technology质量与标准发展部主任陈晓凤告诉记者,与区块链相关的标准正处于探索初期,Fun Chain目前参与的标准,如《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等,都有多家机构参与,体现了不同行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包括区块链技术提供商,以及各个垂直领域的众多机构和企业。

负责人还表示,标准化是一个长期行为,并引用了标准化领域比较经典的说法:“参与标准化活动,首先考虑的不是要付出多少,而是不参与会损失多少。如果你不参与标准化活动,就意味着别人制定游戏规则,我们会执行。”最后,标准的意义和作用需要时间的沉淀来证明,只有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突破。

业内有人认为,在制定国家和国际标准之前,一些机构可以通过先探索,在市场开发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各方合作进入一个机构的区块链体系并遵守其所设定的标准,一个金融生态圈最终将形成。所以,先定标准也意味着争夺话语权。

但是随着很多标准的出台,出现了不同主体签署了重复标准或者对同一概念有不同定义的情况。所以,应该如何看待某个标准的含金量?

杨军进一步表示,从行业约束的角度来看,按照约束效率可以分为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其中法律法规上升到法律体系,是最有效的约束。目前,区块链行业的行业标准较多,标准通常由行业协会、半官方或非官方组织制定。从以上三个方面判断含金量,行业标准制定机构的权威性不强,适用效果和范围自然不大。

看国际标准,杨军表示,目前一些国际组织如G20已经就密码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发表了声明或共识,更多关于技术发展的讨论只能作为各国未来制定标准的参考,对于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环境并不实用。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制定标准的意义在于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此外,2020年初,在采访一些机构时,记者了解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更多的是通过其不可改变的特性,用于存储信息和增强机构与用户之间的信任。那么,除了不断推出标准之外,区块链技术经过又一年的发展,在金融领域的最新应用是什么呢?

对此,众安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总体而言,众安区块链科技研究和产业应用的布局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已经完成,即实物资产卷绕和开放式资产协议。

前者借助专利硬件尽可能保证链下数据传输的正确性,链后数据在链上协商一致存储,交易内容不会被篡改,从而实现消费者对实物资产的安全追溯性检查。后者使数字所代表的资产能够在区块链世界自由无阻地流通,实现了基于电子政策的政策资产认证。此外,通过探索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密码学的交叉应用,解决了数据隐私保护问题。

在2020年及未来布局中,中安科技将重点探索技术给金融带来的衍生价值,在合规范围内将连锁金融与线下实体连接起来,结合两种情景的优势,探索回归实体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可能性。

在财富管理应用方面,lufax的技术架构专家张怡筠告诉记者,202

0年陆金所持续挖掘区块链在防篡改、存证方面的应用,业务过程中,对关键的客户行为,例如风险评估、告知、确认、投资数据等都使用区块链,增加了留痕与存证。应用上,则拓展到更多领域和环节,比如供应链金融的全环节都采用了区块链技术、与深圳CA合作,实现交易数据的第三方存证等。为满足上述需求,2020年陆金所将底层技术平台进行了完善与升级,优化服务接口,应用接入更加简单,系统也更稳定,而这些基础工作也会促进更多应用场景的出现。

趣链科技方面,在2020年也加大了技术研发投入,比如趣链区块链平台2020年推出了2.0版本,增加了TEE账本加密、高效数据索引、链上大文件可信存储、安全审计、可信数据源等多项核心功能,完全对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升级后的趣链区块链平台可支撑十万级节点分层组网,支持日均TB级数据上链,吞吐量可达5万TPS(系统吞吐量)。此外,趣链的开源跨链技术平台BitXHub在2020年3月正式对外开源,实现了异构区块链间的跨链互通,并提供完备的跨链隐私保护和事务管理机制。


多技术结合发展,助力数字人民币


另一方面,尽管区块链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但其仍有自身难以忽视的短板。

较为明显的体现在于,2020年央行推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其部分特性与区块链类似,比如有限匿名支付特性,即DCEP只对央行披露交易数据,不会泄露个人信息和隐私。但2019年时任央行支付司副司长的穆长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明确表示,DCEP在央行这一层并没有使用区块链技术。关于其中原因,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主要在于区块链的低并发、以及去中心化特性上。

欧科云链首席研究员李炼炫告诉记者,区块链技术的低并发问题,确实是央行数字货币最终未采用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原因之一。区块链技术的并发上限取决于共识算法的改进,目前一些联盟链的共识算法已经可以让交易处理能力达到上万级。受制于此,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用在一些低并发的场景,如溯源、供应链金融等等;而高并发场景,如清算系统等还有一定的难度。

张义军则向记者表示,技术最终需要服务于业务和场景。DCEP是央行主导的,它不需要且无法分权,这样的场景中使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显得“勉强”。同时,在区块链上反洗钱、反恐问题无法很好地控制。

不过,多数受访者仍然认为,未来区块链技术依旧会在DCEP中扮演一定角色。张义军认为,等DCEP发展到走出国门的时候,需要向更多外部参与者透明时,还是会采用区块链技术。从技术层面来看,目前的分层分片、跨链有很多提升并发性的方案,扩展性并不差。真正需要探索解决的,还是区块链复杂的治理和技术升级。

杨俊也表示,目前的区块链行业也在推出低并发的解决方案,包括侧链技术、分片技术等都能有效解决低并发问题。针对DCEP,区块链依旧能够解决其有限匿名、可溯源的技术需求。

那么,脱离DCEP来看,区块链在金融领域落地还有哪些难点?

在李炼炫看来,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的难点,除了上面提到的TPS达不到要求外,还有实物信息上链的问题。像电子发票等数字票据本身就是数字形式,可以全生命周期上链,不存在伪造的隐患;但对于实物而言,在其信息上链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造假现象,导致信息失真,这需求物联网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保障实物信息上链的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新基建”发展建设提到,年内5G技术、人工智能等多项相关技术都在快速发展中。这些技术未来是否会与区块链技术结合?能够带来哪些想象空间?

在杨俊看来,未来不论是区块链,还是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都将融合起来,从而形成更大的发展价值。

具体来说,5G的高效传输能力可以直接为区块链带来效率的提升,效率提升的同时自然也能降低成本。比如传统区块链应用中有挖矿的需求,传输耗能较大,而5G则可能极大地降低其传输成本。人工智能方面,其可以通过交易机器人、人工智能策略制定上与区块链的安全可信结合,为加密货币或数字资产交易等方面带来更多可能。

杨俊还补充道,目前结合区块链的可验证计算、隐私计算、多方安全计算等涉及密码学的领域,仅依托区块链还很难发挥价值,未来,结合5G、人工智能等技术,相信也能为其在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带来更多发挥作用的空间。

趣链科技总裁张帅则告诉记者,在新技术融合方面,趣链区块链平台正发力区块链+物联网技术融合创新,自主研发区块链专用芯片、可信数据证明服务等多项核心技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呈现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融合发展态势,共同为未来智慧社会搭建起高速、智能、泛在、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可以说,新技术融合的发展对助推区块链扩大应用范围有着极大的作用。

此外,今年币圈的DeFi概念大热,其也给区块链金融带来想象空间。DeFi可直译为去中心化金融,一般指基于智能合约平台(如以太坊)构建的加密资产、金融类智能合约以及协议。本质上,DeFi就是提供一种金融服务,且完全由去中心化的机器提供服务,比如金融借贷、理财投资等。

众安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探索 DeFi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其表示,DeFi不会是区块链技术的最终形态,但DeFi中发生的衍生品理财、借贷、抵押、保险、托管等金融行为相对CeFi更灵活更高效更符合定制化需求,能够降低地缘、人文、经济等因素带来的金融成本,为普惠金融提供一种可能性,但是在监管空白的环境下不可避免地带来的合规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也是它绕不开的“悬顶之剑”,但也为区块链基础研究带来丰富的素材。

李炼炫也告诉记者,DeFi领域目前已经有两大技术可以在现实金融领域落地,一个是自动做市商(Automated Market Maker,AMM)。金融市场发展至今,稳定于“询价、报价、竞价”三种交易制度,而AMM采用一种新的交易范式: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不需要订单,也不需要做市商报价或者系统撮合,而是利用储备池中的流动性来完成资产的交易兑换。二是利用智能合约进行质押借款,可实现自动借款、清算,并保证了抵押品的公开透明、不可挪用。当然,上述技术目前还处于早期,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才可在金融领域大规模应用。

关于DeFi存在的风险,杨俊告诉记者,首先,目前区块链以及加密货币均为新兴产物,特别是基于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得相关交易平台真实身份很难追踪。在这样的背景下,监管方面很难落到实处,形成较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较大的平台如以太坊提供的智能合约安全性较高,而其他平台的底层合约安全性则较难保证,特别是当平台方存在主观恶意时,就会产生恶意挪动用户数字资产、跑路等风险。

微信二维码
售前客服二维码

文章均源于网络收集编辑侵删

提示:仅接受技术开发咨询!

郑重申明:资讯文章为网络收集整理,官方公告以外的资讯内容与本站无关!
NFT开发,NFT交易所开发,DAPP开发 Keywords: NFT开发 NFT交易所开发 DAPP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