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解读区块链

2019-11-20 14:02 栏目:行业动态 来源: 查看()

区块链技术架构区块链是一个为所有参与者建立基于共识机制的数字信任的分布式共享账簿,是各种技术的集成创新:基于时间戳的链块结构使得上行数据难以篡改;基于共识算法的实时操作系统,指定数据可以共享;基于智能合同的自律性,技术信任可以被认证;基于端到端网络的加密算法,交易对手可以相互选择。 根据不同的技术架构,区块链可分为公共区块链、私人区块链和联盟区块链 区块链公共区块链结构的基本特征是采用具有开放读写和交易权限的分散分布式图书,采用基于共识算法和加密算法的脱媒数字信任机制,以及实施基于工作贡献证书和权利证书的虚拟货币激励机制。 比特币的技术平台属于第一代公共区块链。 公共区块链架构的技术缺陷是硬件需求高、交易速度慢。 第一,海量数据存储需要巨大的空,第二,数据同步需要高速网络,第三,每个节点的运行能力需要达到标准并得到平衡,第四,频繁计算需要巨大的功耗,因此无法适应大规模、高速的应用场景。 在这种“去集中化”的框架下,各种货币圈,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网,到目前为止都未能解决交易效率问题。 私有区块链

私有区块链架构的特点是分布式账簿集中,读写和交易权限必须得到“中心”的批准,受“中心”的约束和限制,私有链的数字信任机制不强调“去中介化” 二等兵区块链具有传统信息技术架构的“集中化”特征,但它采用了分布式账簿、智能合同、加密算法等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平台易于与现有的信息技术平台集成,可以建立本地化的多维交互架构,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质量。 一些专家认为二等兵区块链不是真正的区块链 区块链联盟

联盟区块链一般意义上可以看作私有区块链的集合,采用分布式、多中心、有中介的架构,其基本特征是,开源式、多中心的分布式账本,有限许可、有限授权的读写及交易权限,不强调去中介的数字信任机制。区别于传统的大中心数据架构,联盟链的“中心”地位可以不是行政指定的,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先进性、服务友好性的竞争结果;“信任”可以来自中介、依托传统信用模式,也可以是去中介的技术性信任。联盟区块链的技术架构,提供了规模化应用的可能性,比较适合金融交易场景特定的需求。我国关于区块链金融的研发,包括数字票据、金融交易、供应链金融、资产托管、支付结算、物权存证、审计监督、数据共享等场景,大多采用了多中心联盟的分布式共享账本架构。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实践证明,在规模化的商业应用中,联盟区块链最有可能成为主流架构。数字信任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广泛、高速的数字链接需要可靠、高效的数字信任。新一代的物联网将全面链接生产工具和交通物流工具,全面链接生活设施和医疗养老设施,全面链接人和物。物联网链接的速率将几何级提升。5G通信网络具有高速率、广联接、低时延特点,峰值下行速率可达20Gbps,每平方公里联接设备可达100万个,时延可低于1毫秒。未来的6G势必更高速更广域。万物互联世界中的诸多链接具有控制功能或交易功能。这就需要对管理、指挥、调节的权力进行认证,需要对物权关系、信任关系进行认证。广域、高速的物联网所需的这类认证,是传统的认证体系和商业信用体系无法达成的。传统的权力认证和物权认证体系是中心化的,环节多,效率低,覆盖面小。而在传统的商业信用模式中,信任需要积累,建立信用需要较长的周期;信任需要中央节点,日常经济行为难以成为社会信用记录;商业信用可及范围小,信用成本高。因而,传统的认证工具和信用模式难以渗透数字化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建立全新的数字信任机制。第一,区块链技术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区块链可以建立一种“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以算法程序表达规则,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进一步分析,区块链通过“共识协议”和编程化的“智能合约”,可以嵌入相应的编程脚本。第二,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挖掘发现信用。阿里巴巴最早应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小微企业的信用,发展小微金融业务。2016年,蚂蚁金服和网商银行就为500多万户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8000多亿元,这些贷款流向实体经济的底层。此后,越来越多的科技平台、金融机构推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信用服务。这里的关键是,运用大数据技术发现信用,创造信用,发掘普罗大众的信用价值,推进信用普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第三,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身份认证和物权认证。集成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可以对人或物进行特征识别和时空定位。可以认证身份,确认点对点、端对端的控制、指挥、调节的权力;也可以认证资产,确认物权的价值和归属。数字信任的价值在于可以在信任未知或信任薄弱的环境中形成可信任的纽带,节约信用形成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加持商业信用;可以在广域、高速的网络中建立零时差、零距离的认证工具,提高物联网的实际效率和运行可靠性。进一步分析,数字信任的主要优势是高效率、低成本的普惠性。区块链金融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区块链技术在多方交易且信任基础较弱的金融场景中具有特定优势。第一,链式区块数据结构、共识机制、时间戳和密钥等技术,有助于防止原始数据篡改,控制数据泄露风险,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 第二,分布式体系结构和端到端网络有利于信息的并行传输、并行交叉的管理和控制以及服务处理效率的提高。 第三,智能合同有助于实现交易规则的差异化和可信性,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执行,保证交易的及时性,避免虚假交易和重复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下,可以解决多方合作业务结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传导到更高层次。商业协议可以被合并到智能合同中,以实现交易的自动化,并防止诸如挪用资金和恶意违约等问题。 在库存融资场景中,结合物联网技术,可以对质押品进行实时现场监控,实现进出记录和质押记录的安全存储和可信共享,避免保管员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防止金融家和保管员可能的欺诈和欺诈风险。 在跨境支付结算场景中,可以在支付方、转账服务提供方、银行和受款方等参与者之间建立多方互信,在反洗钱和合规检查过程中可以同步进行信息共享和监控,从而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占用成本 在数字资产存单的场景中,数字资产可以用数据信息固化,用凭证存储,通过溯源管理,可以验证物权的归属,有助于保护物权和知识产权,方便数字资产的交易。 在承保理赔场景中,可以管理保险资产信息的连续性和真实性,在保护隐私、提高业务效率、维护各方权益的前提下,实现被保险人、保险人和监管人之间的信息共享。 在资产证券化的场景中,可以提供基础资产的完整信息,真实记录资产转移过程,保持信息同步,方便每个参与者监控和确认基础资产的价值和状态,跟踪资产所有权,避免“多次出售” 在监管科技场景中,可以为监管机构提供直接监管信息渠道,提供实时可信的交易数据记录,提供风险预警信号,改进金融数据提交流程,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和监管成本 区块链科技金融的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瑞波公司已经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服务。香港金融管理局、汇丰银行、中国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渣打银行和德勤联合建立了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基于区块链的证券交易系统Linq提供私募股权发行和交易服务。世界银行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发行第一期债券,在区块链实施债券的创建、转让和管理过程,并记录二级市场交易。摩根大通推出基于区块链的JPM硬币作为银行间信息网(IIN)的支付清算工具。IIN计划连接400家银行,打算取代环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系统 伟忠银行打造的“黄金链联盟”开源社区可应用于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社会管理、共享经济、物权保护、慈善公益等领域。 蚂蚁金服将打造“双链”区块链平台,建立数据标准、认证标准和合规标准,并建立智能合同的共同审查机制,从而形成一个能够容纳众多参与者、保护数据安全的联盟网络。 万向应用区块链技术搭建汽车物流和石化物流的管理和融资平台,实现货车、仓储设施和货物的规格、数量识别和实时定位,并能提供T+0供应链金融服务 数字经济国家战略如何评价区块链技术和工业发展的现状?我认为区块链的底层技术还不成熟,需要突破大规模可靠应用的技术瓶颈,我们正处于区块链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大好时期。 作为技术集成创新,区块链数据库、P2P对等网络和密码算法等基础组件技术相对成熟,但必须进一步满足集成应用的新要求。共识机制和智能契约等新技术需要改进 技术咨询公司高德纳认为,区块链技术还需要5-10年才能成熟。 目前,各国还没有实现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研发致力于突破大规模可靠应用的瓶颈。 一个是隐私计算技术 在区块链共识机制下,如何有效屏蔽敏感信息、改进签名技术、安全计算技术、加密技术、可信执行技术等。以确保数据安全性和数字链路可靠性 二是真实性监督机制 如何在上传前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将块链接技术应用于各种资产的可追溯性,真正形成一个闭环,避免信息失真,防止猜测 第三,智能合同技术 如何避免智能合同的技术漏洞,同时实现可控的业务逻辑修改和合同升级 第四,关键技术 关键安全是区块链信任的基石 在私钥独特的技术结构中,如何有效防止私钥被盗或恶意删除,以及如何补救私钥的丢失和被盗 第五,多元化技术平台的整合 如何优化多维并行交互架构,实现更多参与者之间的高效链接;如何提高数据处理的质量和速度,以满足超大规模、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明确指出,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切入点,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Xi总书记的讲话,从数字经济国家战略的高度,指出了区块链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关键路径和基本原则。 在实施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时,应特别注意技术自主性、数字安全和系统创新。 一是掌握自主可控技术 目前,中国在区块链共识机制、智能合同等基础技术上缺乏独立的产权。 大多数应用项目采用开源区块链底层平台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开发,并在并发用户、吞吐量、响应时间、可用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优化。满足业务需求,实现身份认证、隐私保护、节点管理等功能。 国外开源程序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技术依赖风险,必须遵守开源平台注册地的管辖权和法律约束,从而隐藏地缘政治风险。 例如,开源程序GitHub的使用条款明确规定,GitHub的使用不得违反美国或其他适用司法管辖区的出口管制或制裁法律 我们应该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努力掌握数字技术的主导力量。 明确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政策,给予数字技术研发企业和专业人员税收优惠,鼓励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国家团队+私人团队”、中国资本+外资、大中型+小微企业,掌握数字技术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知识产权,在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关键领域建立全球竞争优势 应加快下一代计算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开发,以确保数学算法的公平性和正确性,确保数据的隐私性和可靠性,确保数据整个过程和周期的安全性,同时确保数学算法的速度和效率。 第二,维护数字社会的安全 我们迫切需要更新安全、安全技术、安全系统的定义,构建新的数字安全系统。 在数字联系的经济和社会中,人、人和事物、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距离和时间距离将接近零。 这将提供更广泛的便利,也将带来更直接的风险,并构成重大的安全挑战。 任何应用系统和物联网任何节点中的潜在缺陷或遗漏不仅可能直接导致事故,还可能成为黑客恶意攻击的漏洞。由于物联网的高速和广泛覆盖,可能会有单一的事故或系统的网络战。 过去成功应用于传统架构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系统,包括应用于4G的网络管理技术和系统,可能无法适应超大和超高速数字世界。 第三,加快数字系统创新 中国区块链金融标准化和体系建设刚刚起步 区块链金融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和认证审计体系不够完善。区块链金融法律法规不够明确。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组织)成立了区块链问题技术委员会,并分发书籍,该委员会正在研究11项标准,涵盖术语、参考架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安全风险和漏洞等。 国际电信联盟的国际电联为分发的书籍设立了一个与安全有关的技术问题小组,该小组正在研究10项标准,涵盖安全保证、安全威胁、安全框架等。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的IEEE标准主要是围绕区块链在物联网数据管理、数字资产管理、政府应用和加密货币等领域开发的。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数字金融体系建设,抓紧建立数字信任机制,抓紧发展区块链金融监管、数字资产市场监管、数字现金监管、合法数字现金发行等数字金融体系。 第二,要抓紧完善区块链金融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和认证审计体系。 明确数字资产的法律定义,明确智能合同的合同性质和有效性,明确分布式架构下的责任主体、行为准则和监管标准 第三,数字金融必将进一步加强金融全球化。 在全球数字金融体系建设中,中国应积极参与并争取话语权。 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促进监管共识,建立统一的数字金融国际监管标准。 文| 《中国金融》〔2019〕22号

微信二维码
售前客服二维码

文章均源于网络收集编辑侵删

提示:仅接受技术开发咨询!

郑重申明:资讯文章为网络收集整理,官方公告以外的资讯内容与本站无关!
NFT开发,NFT交易所开发,DAPP开发 Keywords: NFT开发 NFT交易所开发 DAPP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