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DeFi的流动性挖矿 有多少泡沫?

2020-07-31 10:59 栏目:经验之谈 来源:网络整理 查看()

利用“流动性挖掘”模型,在推出Compound后仅5天,交易量就迅速跻身于DeFi令牌的最佳之列;在“3.12黑天鹅”事件中,其治理令牌COMP上线时翻了一番。当时,“流动性挖掘”的概念开始兴起。

从不温不火到成为流行模式,“流动性挖掘”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据欧科云链OKLink统计,在20天内,复星利用“流动性挖掘”将贷款金额增加了10倍,锁仓市值一度超过DeFi榜首MakerDao,成为今年最热门的项目。

这种流行速度在传统商业和密码货币领域都令人震惊。

所谓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象征性价值太高。“流动性挖掘”的繁荣是泡沫还是创新?

点燃DeFi的流动性挖矿 有多少泡沫?

随着Comp Comp推出治理令牌,Curve和Aave等分散贷款平台相继宣布将推出治理令牌。用户将代币存入资金池,利用其分散贷款平台主动或被动获取利润的过程称为“流动性挖掘”,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借即挖掘”。其内在逻辑在于吸引毛党通过“简单开采”获取利润,从而迅速扩大资金规模。

“挖掘”一词最早出现在比特币领域,指的是记账过程,即确认一段时间内在比特币系统中发生的交易并将其记录在区块链的过程。采矿的人被称为“矿工”。

“采矿”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作为奖励,成功获得记账权的矿工将获得比特币。目前,关注“流动性挖掘”的项目方在挖掘过程中并不追求哈希或计算能力,治理令牌的发布机制也是由项目方自己决定的。

OKLink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短期而言,‘流动性挖掘’确实为项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冷启动。例如,流动性挖掘开放后,复利的贷款额在20天内增加了10倍,同时也吸引了圈外资金。然而,这一趋势是否会持续还有待观察。目前,大部分‘挖掘’并不是真正的需求,用户主要是为了获得治理令牌而进入市场的。”

市场上分散的借贷平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生态。鼓励用户一个接一个地进入的“治理令牌”是膨胀的还是真正有价值的?

从本质上讲,“治理令牌”可以理解为项目方在自己的平台上发行的无红利股票,即在项目最终转变为一个分散的组织后,用户被赋予对更新协议的建议进行投票的权利,但没有红利计划。在理想状态下,它的价值来自市场对项目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治理令牌的发行遵循通货膨胀的经济模型。

在经济理论中,如果代币保持通货膨胀,当市场上有更多的代币时,它们的价值将会日益减少。那么早期套利者和羊毛交易方将在适当的时候抛售手中的大量治理令牌,导致它们的价值进一步下跌。随着利润的减少,具有投机性头寸的套利者将逐渐离开市场,选择其他收益率更高的项目,这可能导致分散贷款平台的流动性下降,分散贷款平台通过使用“治理令牌”吸引用户。

以太网创始人V God曾在推特上写道:“利率远高于传统金融,本质上要么是一个暂时的套利机会,要么是一个未知风险。”

一方面,“流动性挖掘”推高了正常的市场贷款利率,将真正有借贷需求的用户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套利者的利润主要取决于治理令牌的市场价值。如果治理令牌的利润无法弥补成本,那么借款金额最终将回到正常水平。

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复合、平衡器等流动性挖掘的趋势还会继续,项目之间会相互模仿,但这种趋势不会持续太久,市场会做出反应。未来,只有资产质量高、流动性好、治理令牌设计机制科学的产品和协议才能脱颖而出。”

在浮华消退后,DeFi项目的“流动性挖掘”将如何找到中长期平衡点?

微信二维码
售前客服二维码

文章均源于网络收集编辑侵删

提示:仅接受技术开发咨询!

郑重申明:资讯文章为网络收集整理,官方公告以外的资讯内容与本站无关!
NFT开发,NFT交易所开发,DAPP开发 Keywords: NFT开发 NFT交易所开发 DAPP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