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大展身手”

2020-06-03 11:23 栏目:经验之谈 来源:网络整理 查看()

区块链作为一个基于互联网、先进算法和加密技术的分布式会计机制,具有信息透明、数据真实、验证可靠等突出优势。它在金融、医疗、物流、公共服务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下发达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方向之一。

危机下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大展身手”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速普及,中国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大国。无论是在传统行业还是新兴领域,国内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日益成熟,跨行业和细分的需求逐渐扩大,具有引领全球区块链技术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为了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实体部门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高水平应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按照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在华投资出现高潮,一批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技术方案相继推出。新皇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迫切需要加强远程、非接触和智能响应。随着疫情的蔓延,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数字技术和智能产品在越来越多的部门和领域的应用已经进入“实战”状态,大大提高了防疫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今后利用科技手段应对各类重大风险事件提供了对策。

疫情下的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信息透明度,保护个人隐私,同时维护数据安全。

可追踪、防篡改和非集中化的区块链的特征决定了该技术与供应链金融、数字资产管理和其他部门的“去信用”要求具有高度匹配性。事实上,金融及相关行业也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相对集中的领域,涉及加密货币、国际汇兑、信用证管理、股权登记、数字钱包等业务。根据《2020年中央企业区块链发展报告》数据,截至2020年3月,在涉足区块链地区的中央企业中,以金融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比例高达31.9%,在各领域均居首位。其他中央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在航天运输、化学能源、电子通信、建筑房地产、农业、林业/食品/轻工业等领域。与上述领域的进展相比,区块链技术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2018年,为了应对埃博拉疫情,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学者开发了一个名为SERIS的区块链系统,用于标记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确诊和疑似病例。将相关数据收集到一个智能平台上,并进一步与系统收集到的人口、交通、疫苗生产储备等数据相结合,为疫情监测和疫苗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这些做法为区块链技术在重大风险事件中的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新皇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不确定因素多,给医疗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从疫情信息的发布到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到公共物品的分配和国家储备系统的运行,各种应急工作引发了区块链技术在重大风险事件中的多样化应用需求。

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关键信息发布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应当指出的是,新皇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时间背景和技术条件与以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很大不同。随着公众对互联网作为主要信息来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新兴媒体和社交软件作为信息传播的意见平台正日益得到巩固。各种各样的公众意见很容易在互联网上发酵,形成“广场效应”。疫情开始时,由于对疫情缺乏全面了解,各方准备不足,应对不力,一些环节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混乱无序,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传统信息渠道的不信任。面对这一挑战,区块链不可撤销、防篡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自上而下信息发布引发的“公众信任危机”。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一直都有自己的内涵属性“去集中化”。经过几十年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已经将“去集中化”的价值认同植入到公众的思维方式中,使其更倾向于接受医疗机构、疾病控制部门、防疫专家、各级政府和数据公司的联合“连锁”,以完成以各自专业数据为信息源的区块链。就技术可行性而言,对于疫情和趋势、感染和治疗情况、个人防护知识等公众高度关注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利用区块链作为信任层,借助“哈希图”的分布式图书技术,实时交换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数据库可以在多个组织或地区之间共享和同步,从而提高疫情监测和病毒追踪的数据质量,增强信息发布的可信度。这不仅有助于缓解特定时期公众的恐慌和焦虑,而且为改进治疗方案、开展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加快疫苗研发甚至事后信息问责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储备和技术支持。从国内外应用情况来看,疫情监测和相关信息跟踪是这一时期区块链应用产品集中的领域。

区块链技术可以保护个人隐私和维护数据安全。中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新皇冠肺炎疫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层部门和社区工作者的政策执行和网格化机制。在防疫期间,车站、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单位、社区、防疫部门收集和收集了大量的人员流动、健康状况、密切接触史等信息,成为疫情控制的重要“防线”。这些数据以传统纸质表格以及电子信息的形式填写,如微信小程序或各种应用和其他网络平台生成的“健康代码”。纸质表格获取的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完整或失真的信息,需要手工输入两次,导致处理效率低下。然而,应用程序数据收集的潜在危险在于平台使用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等信息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商业目的,而被收集者并不知道或没有授权。利用区块链技术在链上建立数据文件可以克服上述两种收集方法的缺陷,防止“数据孤岛”和数字垄断对公民数据权益的侵犯。因为链上的数据有自己的事务哈希,因此确保了它们的完整性和隐私性。

同时,保障新诊断肺炎患者的隐私和相关信息安全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区块链加密算法和分布式存储认证系统的“双重保险”有助于医疗机构和疾病控制部门避免泄露患者病历等关键信息的风险。目前,区块链技术作为

推进公共产品收集和监管创新。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普遍采用传统的集中运作模式。近年来,随着公益活动参与者的多元化和公众监督意识的增强,当前公益组织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一再暴露出其效率和公信力的短板。在新的冠状肺炎疫情爆发后,湖北省和其他重点地区出现了医疗和生活用品短缺,后勤供应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面对日益高涨的物质支持压力,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共物品捐赠不仅成为重要的物资,也是来自全国和世界人民的爱心和防疫决心的传递。但是,一些公益组织由于工作机制僵化、物资分配效率低下、信息发布不及时、不透明等原因,再次陷入舆论漩涡,严重影响了公益组织的公信力,挫伤了各界热心捐赠的积极性,进一步凸显了公益组织改革的紧迫性。

针对疫情下公益组织的信任困境,一些科技公司开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捐赠平台,将资金物资的收集、运输、储存、配送、监管、审计等公益捐赠的全过程和相关利益主体整合到同一个平台,实现相互认证和集体审计,以科技手段防范各种隐性操作和腐败。就公益组织的职能而言,进入数字时代,采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和智能产品“扁平化”和“分散化”公益活动的组织模式,以多维度和包容性的激励机制重塑社会救助的利益格局,已成为公益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和监管方式创新的必然选择。通过创建“公益区块链”,可以对各类捐赠和物资处置进行标识、检查和记录,大大提高了公益物资交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避免了因捐赠款物的浪费给公益组织造成的二次信用损害,从根本上解决了公益组织的信用危机。

帮助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在这种流行病对供需双方的影响下,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平衡防疫要求,恢复经济活力,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进新皇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强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完善智能物流系统,开辟生产生活资料流通阻断点,确保生产生活资料有效供给”事实上,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上下游企业收集订单信息、释放劳动力需求、整合物流能力而无需联系,而且供应链上数据的真实性可以帮助企业客观预测市场趋势、合理安排生产。与此同时,形成区块链独特“时间印记”的分布式办公正成为一种新的办公模式,可以满足不同企业在疫情期间的业务需求,提高家庭办公效率。对于政府服务企业的复工生产,利用区块链技术整合各部门的防疫法规、复工要求和救灾政策信息,企业与主管部门在链条上衔接,完成业务备案、作业区卫生条件检查、复工率统计等流程。

推进高水平国家应急体系建设。从全球救灾和应急管理的实践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相关领域的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灾难性和重大风险的能力。然而,随着新的皇冠肺炎流行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应急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短板和漏洞,而在减灾行动框架下设计的政策工具和灾害风险模型等预防和控制措施已经失败或变得无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非常复杂。关键在于,各国对灾害风险管理部门和国家储备职能的投资一般不是连续的,而是非常直接和短期的。因此,大多数国家的后备系统和应急管理部门长期缺乏实战能力,处于头痛医头的被动局面。从国内情况来看,目前的传染病预警系统和国家储备系统仍由分支机构运行。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逐步实施应急处理。

目前,我国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系统采用“临床医生发现-医院确认和报告-区、县、市疾控中心审查和补充-省级和国家级公共卫生平台报告-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数据生成路径。这种组织结构更适合于预防和控制已知的传染病疫情,但在处理新的和未知的重大传染病如新的冠状肺炎疫情时有明显的局限性。不同级别之间信息传递的延迟和人为干扰直接影响到疾病源识别和疫情控制的效果。当务之急是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扁平化应对机制取代纵向和层次化的信息报告系统,使疫情数据能够在各类医院、各级疾病控制部门和决策层第一时间可视化、共享化和真实化,避免漏报和瞒报,尽早监控和预防早期发现和预防。

至于国家储备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区块链技术同样有用。国家储备体系涵盖物资储存、采购、调拨、运输、配送、使用、回收、质量监督等多个环节。国家储备物资的调拨具有紧急性、突发性、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调拨过程中各部门之间无法保证无缝衔接,严重制约了储存、运输和配送的效率。作为一种新的储备物资台账管理模式,区块链对验收、入库、出库、盘点、报废、转库等环节进行视频监督和质量检查,实现全国范围内不同类别物资储备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实时监控,更好地保障国家储备物资在紧急情况下的调拨和使用。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面临许多问题和障碍。

在全国各地的防疫行动中,区块链在慈善捐赠、物资流通、防疫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积极进展。理论上,区块链是实现信息传递和协同效应的最佳技术选择,也是将多主体间复杂的利益关系转化为合作博弈的理想模式。然而,这一新兴技术在应对重大风险事件中的应用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包括技术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来自体制环境的限制和阻力。

首先,在当前的公共服务模式和个人信用体系下,很难保证关联数据和信息的绝对真实性。虽然区块链为数据保真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载体,包括交易跟踪和异常数据检测,但必须认识到,现阶段开发的解决方案无法在链接前逐一识别数据,在紧急情况下更难实现。在宾夕法尼亚州

其次,解决方案开发水平不高。一些应对疫情的区块链平台是仓促建造的。它们没有足够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扩展性,政府和企业可用的选项也不够丰富。这些平台中的一些并不是区块链技术的真正应用,而只是将大数据甚至传统的信息方法和模式打包到区块链产品中。事实上,仅仅开放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和集成不同的端口不能归因于成熟规范的区块链应用。这种快速的成功和快速的利润误导了投资者、消费者和决策者,损害了市场对技术发展的预期。

最后,应用成本高。区块链是一种基于机器信任的高效低成本技术,这一点在业界已经得到一致认可。然而,由于上行链路的数据源和信息受众的规模等因素,区块链在许多领域应用的技术和经济效率尚未得到充分揭示。以区块链防疫药品等应急物资的可追溯性为例,本申请要求生产者、消费者、物流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记录供应链上特定商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这必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防止在特殊时期假冒伪劣产品引发的舆论。然而,在国家质量标准和监督体系有效的情况下,区块链技术被用于纠正个别企业的质量问题等小概率事件。实际效果往往与维护区块链的高额投资不相称,这是相当“过分的”,高成本和有限成果的两难境地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有关各方长期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区块链的“去集中化”价值取向与行政系统和治理系统的“集中化”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概念上的差异和具体应用中的利益冲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中,公众对信息源及其属性的要求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在一定时期内,绝大多数公众希望获得及时、准确的数据和客观的判断,对信息发布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很高的要求。然而,一旦风险继续上升并几乎失去控制,受恐慌影响的公众对信息内容及其传播形式的需求可能会逆转,转而寻求更权威和集中的信息传播方法。因此,必须认识到,“去集中化”在任何情况下或在开发的每个阶段都不是有效的,这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在处理重大风险事件中的作用是有条件的。由于网络延迟等因素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很难无限扩展区块链平台。如何在大规模网络节点上平衡“去集中化”功能和有效吞吐量,是区块链科技在应对重大风险事件时面临的现实挑战。从长远来看,很明显,大国的应急管理系统需要依靠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和更加多样化的技术、人才和系统。

运用数字技术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针对新皇冠肺炎疫情下区块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我们要立足自主创新,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意识,面对高质量发展和应对重大风险事件的多元化需求,推进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加快开发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的综合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因此,有必要加强相关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努力突破核心算法,着力于区块链共识机制、关键安全保护、跨链交易等方向的技术创新。从而奠定区块链的应用基础。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各类资本参与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开发。全面提高数字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不断扩大数字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建立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和机制为契机,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建立数据市场规范,理顺数据交易秩序,合理界定数字权益,维护数据安全。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和社会数据共享,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协调,开放数字技术内部连接,消除“数据孤岛”,实现各数字端口的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式创新,引导区块链企业为实体部门、公共服务等更多领域开发优质、适用、高效、安全的综合解决方案,塑造区块链产业生态。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来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实现政府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着眼长远,科学应对,探索和发现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和演变规律,识别重大风险事件处置需要新科技模式的痛点,运用数字化技术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强化各部门和各类主体的数据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和行业自律,有效防范区块链在数字现金交易中的违法违规应用,及时规避数字技术失控带来的金融风险,确保区块链行业安全有序发展。我们将加大人才保障力度,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在区块链打造世界级创新创业团队。加强国际合作,讨论制定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应急救援、国际协调等领域应用的技术标准和监管规则,推动数字技术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新兴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资料来源:人民论坛网络

微信二维码
售前客服二维码

文章均源于网络收集编辑侵删

提示:仅接受技术开发咨询!

郑重申明:资讯文章为网络收集整理,官方公告以外的资讯内容与本站无关!
NFT开发,NFT交易所开发,DAPP开发 Keywords: NFT开发 NFT交易所开发 DAPP开发